小明的同桌是小丽。 一天上学,小明忘记带铅笔,但带了两块橡皮;而小丽恰好带了两根铅笔,却忘了带橡皮;这时他们两个都无法正常写作业,他们该怎么办?是让老师分别给他们的家长打电话送铅笔或橡皮给他们,还是坐在凳子上哭鼻子,等待老师来解决他们的麻烦?聪明的你当然知道上面两种方法都不是好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小明用一块橡皮交换小丽的一根铅笔,这样他们就都可以正常完成作业了。 本章的两个问题都比较抽象,儿童可能会不容易理解,需要家长加以详细解说。
货币的功能
上节我们讲了纸币的诞生和普及,并讲了纸币这种“纸”为什么能够买东西。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纸币之所以能够买东西,是因为纸币有国家信用担保,可以和其他实物货币一样充当一般等价物,所以可以和贝壳、狗牙、铜币等一样作为交换媒介。但是货币的功能却并不止这一种,那么货币还有什么功能呢?下面我就挨着给大家讲。 储藏手段 我们有了钱并不是一下子就把它花光的,总会留一些以备不时之需,比如爸爸妈妈为了你们上学而存钱,为了买汽车而存钱,为了买房子而存钱,为了给爷爷奶奶养老等。 在纸币诞生以前流通的都是实物货币,所以大家储存的也是金银或铜钱等,而通常的做法就是放在家里比较安全的地方,或者...
纸币的诞生与普及
上节我们讲了货币的诞生是因为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越来越多,导致交易越来越频繁,为了交易方便所以产生了一般等价物,再到后来的货币。但是刚诞生的货币都是贝壳、玉石、狗牙等自然界的物品,直到距今3000多年前我国人民才制作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货币“铜贝”。 此后的3000年中人类一直使用金属货币,直到距今1200年的北宋年间,在我国成都才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不欧洲国家早了大约六百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交子”并没有大规模流通,此后的一千多年间我国依然主要使用铜币。 为什么会诞生最早的纸币“交子”?为什么它又没有像现在的纸币一样广泛流通?为什么仅凭一张纸(纸币)就可以买东西?...
货币的起源
上一章我们讲了什么是市场,相信小朋友们一定对市场很熟悉了。但是有了市场我们总不能空手去交易,那么我们需要用什么去交换?对了,就是货币。 说货币小朋们可能要懵了,这是什么??如果说它的小名“钱”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人民币、港币、美元、欧元等都是钱,也都是货币,是不是很好理解。 不错钱就是货币,但货币却不一定是钱。是不是像一个绕口令?听不懂没有关系,等学完这节课大家就明白钱和货币的关系了。 小结 本节讲了人类因为生产力增强,出现了产品剩余,所以有了频繁交易的需要。随着交易的不断增多交易方式逐渐由实物交换到一般等价物交换,到后来的金属充当一般等价物,再到后来的有固定形状和重量的金属等价...
市场的作用
上节我们讲了市场的发展,从远古时代到上古时代、再到古代、最后到近现代的市场发展,在过去的一万年间市场从诞生到发展,不断完善。市场一直在成长,但无论它怎么变化,都是以更便捷、更可靠、更高效、以及更低的交易成本为目的。那么市场到底是怎么实现这些目的的呢?这节我们就讲市场的作用,只要明白了市场的作用,就会明白它变化的原因。 小结 上面说了市场的五点作用,但其实只有信息和价格是贯穿始终的,信息通常是前提,价格则是调节指标。比如当今年冬天温度偏低时,羽绒服必然涨价,而价格的上涨就会达到信息传递的效果,厂家会马上提高产能。厂家提高了产能,仓库积压了大量成品羽绒服,结果气温回升了,大家不再抢购...
市场的发展
上节我们讲了市场的形成是因为大约距今一万至八千年间人类学会了养殖和种植,使得食物有了剩余,但住在不同位置的人群有不同的收获,为了改善生活他们开始交换食物,于是市场便诞生了。最初的市场很简陋,找一块易于寻找、视野较好的平地就可以,而交易的物品也基本上在食物之间。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所生产的物品种类越来越多,所以交换的需要也就越来越多,这导致了市场的不断发展。 本节因为要讲清楚市场的发展历史,其中还要简单贯穿市场变化的背景及原因,所以文字较多,图片较少,读起来比较枯燥。后面的章节将会图多字少,尽量保持阅读的乐趣。 ①关于”钱“后面会专门讲; ②关于市场的信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