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随拍风景说饱和度对风景照的重要性

42字数 1308阅读模式

上周六无事又晃悠到了颐和园,本来是准备扫街的,结果逛了一圈感觉无处下手,就晃到了颐和园,想人多是不是可以顺便拍点。但是最终发现扫街缺少的并不是能拍摄的人,而是敢于拍摄的勇气,所以对于我这种初学者,且缺少勇气的人来说长焦镜头无疑是最好的。拍不到人就随手拍了几张风景,走了那么多路不拍几张也对不起自己的双脚。

其实哪天并不适合拍风景,出门还是阴天,随时准备下雨,虽然在颐和园漫步时天已经开始转晴,但整个天空看起来灰蒙蒙的,一点都不通透。天空一点也不蓝,云彩也不白,简单的说就是对比太低,且色彩不鲜艳。天空不通透,导致景物也变得不鲜活,再加上颐和园去的次数实在太多了,拍摄的欲望已经大大降低,但为了浪费相机快门还是拍了一些。

因为是随便晃荡,因此到颐和园时刚好中午,太阳挂在头顶,建筑的阴影很硬,且暗部光纤很差,所以拍的照片导到电脑后发现一片灰白,且阴影部分基本上一片死黑,根本没有细节。我说爱好者里面的业余分子,所以很少赶时间或等时间去拍最美的风景,基本上都是走到那拍到那,和旅游照拍法一致。且我拍照时喜欢保留高光部分细节,所以暗部经常就会出现死黑。

抱着随便练手的目的,将这些RAW导入PS调了下,发现居然救活了,建筑的阴影部分还可以看,虽然缺少细节,但风景本来就是远观的,有没有细节都差不多。暗部拉亮以后发现照片依然缺少对比,且颜色不鲜活,于是猛拉饱和度,自然饱和度已经无法起效,就直接拉饱和度,居然立马变得通透了。当然这么做的结果是颜色虽然鲜艳、通透了,但看起来很假,和眼睛看到的完全不同。但是很多人就喜欢这种失真的鲜艳,手机拍照就是这种效果,之所以选择这种效果就是绝大多数人都喜欢。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这种失真的饱和度就像村姑穿的大红大绿外衣一样,清新素雅才是他们的最爱,所以这种高饱和度照片发到摄影论坛会被鄙视。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对于爱好者而言拍照到底是娱人还是娱己?为什么自己的爱好是要让自己不痛快,强迫自己学习大师的审美观?难道只有适应了大师的审美观,才是自己审美观的提高吗?

我虽然不是大师,但我依然习惯真实的颜色,可以比真实更鲜艳、更夸张,但绝对不能和真实完全不同。就比如有些人拍人像后为了让人物衣服和环境色调协调,就将周围的花草树木都调成暗红色,为了让天空看起来梦幻就调成紫色,这些都是我不喜的。虽然不赞成这种完全背离真实的摄影后期方法,但我依然尊重他们的选择,千人千面,没有必要苛求别人遵循自己的审美,世界也正是因为不同才精彩。

颐和园随拍风景说饱和度对风景照的重要性

颐和园随拍风景说饱和度对风景照的重要性

颐和园随拍风景说饱和度对风景照的重要性

颐和园随拍风景说饱和度对风景照的重要性

颐和园随拍风景说饱和度对风景照的重要性

颐和园随拍风景说饱和度对风景照的重要性

颐和园随拍风景说饱和度对风景照的重要性

颐和园随拍风景说饱和度对风景照的重要性

颐和园随拍风景说饱和度对风景照的重要性

颐和园随拍风景说饱和度对风景照的重要性

通过这组照片我收获了一个心得,即无底限的拉高饱和度就能得到和手机差不多的调色效果,也能让自己的照片更讨绝大多数人的眼睛。如果再调整下色相,将照片颜色调整的奇幻,那么很可能会被大众认为是大师水准。但一个不破的道理是风景照高饱和度更讨人喜欢,以前我忽略了这点,真是一大损失。

至于大师说的风景照应该分局部调整饱和度、亮度、锐度、甚至是色调,这离我太遥远,技术达不到,耐心也达不到。一张照片从反复观察,到等待时机拍摄,再到后期精细修饰才能成为精品,这些过程我只能膜拜。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爱好者,要有钱、有闲、有耐心、还得有美术天赋,这些我都不具备,所以我只能成为一个“伪摄影爱好者”。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评论  4  访客  2  作者  2
    • wu先生
      wu先生 4

      我是快门党,哦,手机不存在快门的,我就只按下拍照键,然后直接出片。

        • 水拍石
          水拍石

          @ wu先生 手机是智能的,包揽了一切和技术有关的动作,相对而言相机出的只是半成品。

        • 华哥
          华哥 0

          拍的很漂亮啊

            • 水拍石
              水拍石

              @ 华哥 主要是风景好,天气给力。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