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倡议周末2.5天休假 目的并不是为了刺激旅游消费

评论4字数 8995阅读模式

自去年开始就有多地出台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2.5天休假,目前已出台政策的省份包括,河北、江苏、陕西、重庆、浙江、广东等十余省份。对此很多人解读为这是国家为了刺激消费,推出的类似于五一小长假等的小长假。

周末2.5天休假并非为了促进旅游消费

但是对于这种观点我不能认同,因为目前小长假之所以能够拉动旅游市场,是因为小长假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稀缺资源,每年就五一、晴明、端午、中秋、国庆、元旦、春节几个假期,所以才能在假期集中释放旅游需求。如果将每周的双休调整成2.5天,那么一年将多出近50个2.5天的假期(需要除去原有的长假和假期占用的周末),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把原有的厂家旅游消费稀释到每周末,而并不能产生新的旅游需求。

目前我国每年的旅游市场规模约为50亿人次,4.6万亿元。

全国多地倡议周末2.5天休假 目的并不是为了刺激旅游消费

图一、2017年我国旅游人群旅游频次

由上图可以看出,我国旅游人群旅游频次主要集中在一季度一次到半年一次的市场,而这些旅游绝大多数为远途旅游,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2.5天的小假期根本满足不了这种旅游的时间需求。

全国多地倡议周末2.5天休假 目的并不是为了刺激旅游消费

图二、2017年我国旅游人群支出意向统计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旅游人群愿意支配的旅游支持1000-3000元占据36.2%,3000-5000元占据32%,而这两个消费板块中只有1000元左右的比较适合2.5天旅游市场。按照目前主流旅行社报价,1000元以下的线路多是2天游,2000元档的多是3-4天游,3000元线路基本上都是5-7天的旅游线路。因此2.5天假期最多能促生1000元以下的旅游市场,而目前该旅游市场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即使周末双休改成2.5天,能够带动的旅游市场增长也非常有限。

全国多地倡议周末2.5天休假 目的并不是为了刺激旅游消费

图三、2017年我国旅游人群目的地调查

从上图可以看出,出境游仍然是我国旅游人群的首选,占据54%,周边游其次,占据23.4%,国内游比例最少,只有22.6%。而2.5天假期仅能促生周边游,结合图二可以看出,周边游消费能力较差,且占据旅游市场的份额较低,因此对整个旅游市场的增长贡献有限。

我国目前主要的旅游消费是出境游,而出境游是在国外消费,这种消费只会增加他国GDP,而对国内是没有什么好处的。站在国家立场上看鼓励游客境内游,将国内赚的钱花在国内,才能产生GDP和税收,如果都去境外游的话,那就是用国内赚的钱给他国做贡献。因此如果国家有意引导居民增加境内游而减少境外游的话,那么5天左右的假期是最合适的,这种时长正好适合国内远程旅游,而出境游则比较紧张。

目前我国零售品消费市场有望突破40万亿,其规模基本上是旅游市场的9倍,而旅游市场份额中很大一部分其实是与零售品市场统计相重叠的,且旅游市场绝大多数消费贡献给了国外, 因此2.5天小长假促生的旅游需求对GDP的带动是微乎其微的。鉴于这个原因,我不认为这么多省份出台鼓励2.5天周末是为了促进旅游市场发展,那么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呢?

生产力提高才是休息时间增加的根本原因

在原始社会,人们依靠简单的工具狩猎和采集,温饱都解决不了,因此需要全员不间断劳动,根本不存在休息时间;到了封建社会,生产力有了明显提高,手工业和农业生产效率都得到很大提高,因此儿童和老人可以减少劳动或者不劳动,富有阶层更是直接脱离了生产;工业化革命后全人类实现了这周都能休息一天的福利,进而延长到两天。现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使得每周休息三天成为可能。

其实目前法国、德国等很多欧洲国家很多单位都实行了三休,因此三休并不是新鲜事物。我国经济总量已经居于全球第二,而且产业升级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不同于以前,因此具备了每周2.5休的基础。

每周3休带来的坏处

面对每周2.5休或者3休,绝大多数人都欢呼雀跃,认为这是提高全民福利的事情,唯恐自己所在的单位找各种理由不执行,但是我要告诉大家,每周3休并非全部是好事。多休息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多休息是建立在降低你的收入基础之上的,那么你还愿意多休息吗?

生产的四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参与越来越少,也就是说越来越不重要或必要,因此人们才获得了更多的闲暇休息时间。

纵观四要素,只有劳动一项是越来越不重要,因为很多劳动已经被机器所替代,原来100人干的活现在20人就能干,其他人自认就被闲置了。要解决剩余80人的就业问题,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创造新的需求,增加新的岗位,比如按摩,就是温饱思淫欲的结果;另一个方法就是减少每个人的劳动时间,增加休息时间,这就是从每周休一天到每周休三天的过程。

在生产力四要素中劳动的重要性越来越低,按照要素回报的原理,越重要的要素获得的回报也就越高,因此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应该越来越低。而资本获得的汇报应该越来越高,因为自动化后,大量的机器代替了人,使得企业主投资比原来高出很多,这部分投资理应获得回报,而且管理全自动化的现代化生产比管理作坊式需要的企业家才能也更高,因此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回报也应该更多。

综合来看就是假定土地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劳动获得的报酬越来越少,而资本和企业家获得的回报越来越多,或者说占比越来越高。纵观经济发展史,事实也正是如此,从原始社会的全员劳动平均分配、没有私产;到封建社会的作坊主、商人、地主积累部分私产;再到近代财阀的形成,富可敌国;再到当代很多企业家白手起家依靠企业家才能成为全球富豪,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里。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部分国家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危险的程度。全球所有国家都在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维持社会和谐稳定,但是在生产力推动下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对生产活动越来越重要,怎么合理减少资本和企业家这种重要生产要素在分配中的占比,成为一个难题。税收是最好的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但是税收也有局限性。

目前通过税收调节贫富差距都是通过递进税率征收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等方法抑制贫富差距的,但是当这种税收过高时可能会抑制企业家的投资热情,如果企业家不投资将直接影响社会中的就业岗位和产品生产,将带来物资紧缺、物价上涨和失业增加等不良问题。

在生产力不断进不下,财富必然越来越集中,因为依靠资本生钱比依靠劳动生钱更容易,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这就是生产力进步带来的副作用,也是闲暇带来的副作用,休息多了收入自然就少了。

提高自己劳动的不可替代性才是在生产力进步下自我保值的最好手段

十七世纪资本主义初期,反对一种织带子花边机器的工人暴动几乎席卷了整个欧洲。 这种机器是在德国发明的,它能同时织四至六条花边;但由于市议会害怕这项发明会使大批工人沦为乞丐,因而压制了这项发明,并派人将发明者处死。1629 年,荷兰莱顿工场主采用了这种机器,引起花边工人暴动,迫使市政当局下令停止使用这种织机。1676 年织机传入英国,也引起了织工骚动。1685 年 2 月 19 日,德皇颁布敕令,为了社会的稳定,禁止在全德国使用这种机器。在汉堡、根据市政当局的命令,它被当众焚毁。

十七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一个荷兰人在伦敦附近开办了一家风力锯木场被民众捣毁。1758 年,埃弗雷特制成了第一台水力剪毛机,但是它被十万名由它所造成的失业者焚毁了。五万名一向以梳毛为生的工人向议会请愿, 反对阿克莱发明的梳毛机和梳棉机。19世纪最初15年,以英国诺丁汉的“卢德运动”为代表,英国工场手工业区发生了大规模地破坏机器的运动。

工业革命初期,机器代替了传统的人力,使得很多劳动失去了价值,从而使这些工人失去了收入,工人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捣毁机器运动。但是后来工人也没有阻止工业化的进步,机器代替了越来越多的工种,很多人被迫学习新技能,从事其他工作。虽然从事后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提高了全人类的生产力,进而提高了全人类的生活质量,但是在当时这些被机器替代的工人感受却是痛苦的。

机器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越来越多的工种被机器所替代,而越来越多的人被替代,被闲暇。极端情况下就是所有工作都被机器所取代,全人类都闲暇,但这种情况目前看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机器还需要人去设计,需要人去改进。但是目前生产中大多数工作被机器所替代,大多数工种工人将需要重新学习新技能,从事新工作是不争的事实。

最痛苦的是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步,这种机器代替人的速度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也就是说很多人需要学习新技能的周期也越来越短,而学习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17世纪剪羊毛工人花一天时间可能就能学会剪羊毛,18世纪纺织工人花一周时间可能就会使用珍妮纺织机,20世纪一个机床工人可能要花3个月时间才能掌握自动机床的用法,而21世纪,一个自动化生产线的操作者可能需要大学毕业后再学习半年到一年才能掌握。

生产四要素中没有时间,但时间确是影响生产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时间决定效率。

机器替代人可以明显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效率就意味着花更少的时间生产一件产品或者花同样的时间生产更多的产品。生产力的发展减少了生产产品所需要的时间,但是却延长了劳动者掌握新的生产工具或劳动技能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说生产产品的成本降低了,但产生合格劳动力的成本却增加了。

这就是现代人最大的痛苦,作为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其价值越来越小,但要想成为合格劳动者,其生产成本越来越高。

要想在生产力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价值不变,就需要不断学习,只要自己的技能越稀缺,越无法被机器所替代,自己的价值才越高。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多省叫嚷着要2.5休的时候IT、自动化、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行业还要996工作制的原因,因为这些工种目前还不能被机器所替代,而且随着需求的增加越来越稀缺。稀缺资源总能卖个好价钱,目前北京的平均工资仅为七千多,但人工智能的从业者工资却能4万起步,而区块链从业者更是能够8万起步。

此部分内容为2019年7月23日补充,主要是对巴斯夏部分理论的不同见解,对全文的阅读连贯性作用有限,可以跳过。

以上内容中关于技术进步、机器代替人会不会导致工人失业,从而使工人在原有岗位上竞争更激烈,从而增加他们的工作强度或导致收入降低,我认为从长期来看肯定是这样的,尤其是低技术含量的工种。在上面我已经我详细的论述,因为技术含量低,工作重复性大,因此容易被机器代替,而这部分人要适应高技术含量的工作需要学习的知识比原来从事复杂工作的人更多,更困难。在上面表述中我也说了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将在生产中越来越不重要,而资本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将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但从整个人类来看,社会财富将更加充足,人的物质生活将更丰富,而低技能的劳动者可能更依赖于社会福利生活,而不是自己的劳动技能。

关于这个问题古典经济学家巴斯夏在《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一书中给出了和我完全不同的解释,在该书《第八章、邪恶的机器》中,巴斯夏论述了机器提高生产力后,工厂主利用机器的高效率使得原来需要两个工人干的工作现在只需要一个工人就能干,从而节省了一个工人的工资,但却让一个工人失业了。但是工厂主并没有让节省下来的1法郎(节省下那个工人的工资)沉默,而是将这1法郎投入到其他生产领域去了,而被节省下来的那个工人也有了新的工作岗位。比如说原来工厂主是生产帽子的,当他节省了1法郎工资和1个工人后完全可以把这1法郎投资到印刷行业去,从而降低印刷品价格。

根据巴斯夏的理论,技术的进步,机器代替人力,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人类所拥有的物质极大丰富,生活质量更好,但不会导致失业,因为节省的人力资本都投向了新的生产领域。

之所以我和巴斯夏的观点完全不同,我简单总结下,大致如下:

1、机器智能化后不仅替代了体力劳动,还替代了部分脑力劳动

在巴斯夏生活的年代,机器只能替代简单的体力劳动,比如剪羊毛,印刷、织布等,而社会中绝大多数工人也都从事的是这种简单体力劳动,所以失业后再上岗很容易,因为不同工种之间的技术壁垒很低。但现代社会机器已经高度智能化,相对于巴斯夏生活的年代,可能99%的工作都能被今天的机器替代,而机器甚至干的比人更好。试问下,如果在巴斯夏写这篇文章时将他的假定条件机器使一半工人失业,改成机器使99%的工人失业,那么他还会乐观的预测这些失业的人会在新岗位上重新上岗吗?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目前的绝大多数岗位都将被机器取代,比如驾驶员、仓库管理员、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酒店服务员、小区巡逻人员、快递配送员等。这些是目前能看到的,随着技术的进步相信在十年左右连新闻撰稿人、低级程序员、培训人员、交警等工种都被机器代替。在那个时候被迫失业的人员只能选择更复杂的脑力劳动,试问下以现有的人类素质有多少人在成人后接受再教育能够达到这种水平?有多少人有信心把一个清洁工培训成一个高级程序员、或一个电子工程师?

2、巴斯夏没有说明资金在穷人手里比在富人手里更具流动性

这里说的穷人是相对于富人而言的,就是普通人和资本家的对比,而非月薪5000和月薪20000的对比。资金在穷人手里总是很快就会被花光,因为穷人有很多刚需要消费,现在社会更是有很多月光族,可能一直在提前消费。但资金在富人手里很可能沉积起来,并没有进入投资或消费领域。没有进入投资领域就不会产生新的就业岗位,没有消费就不会产生乘数效应。

3、人类对物质的需求并不是无止境的、因此生产也不是无限扩大的

巴斯夏认为技术的进步只能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因为会生产出更丰富的产品,这是建立在人类物质供应比较短缺的提前条件下的。巴斯夏所处的年代人类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生产力比较低下,因此有较多的生理需求需被满足,从而产生新的工作岗位。即使1825年英国发生了人类第一次生产过剩引起的经济危机,但也只是相对过剩,也是产业布局不合理引起的部分产业过剩。因为危机爆发时依然有大量的英国民众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其他物质消费就更不用提了。

或许生产过剩是真正的过剩还是相对于人民群众的购买力的相对过剩问题不容易解释,就以现在的生活为例,自行车的生产过剩吗?绝对过剩,因为只要需要每个人都能随时买得起自行车。面包过剩吗?同样的也过剩。但汽车过剩吗?可能就不过剩,因为有些家庭依然买不起汽车,这是绝对的不过剩。但我们能说因为汽车没有绝对过剩以后被机器替代的人就去扩大汽车产能吗?显然不行,因为生产汽车的技术也在进步,需要的生产人员会越来越少,并且现在汽车厂家都在裁员,说明相对于消费者购买力汽车已经过剩了。

简单一句话,当前社会,只要是价格较低的商品基本上都是绝对过剩的,只有价格较高的商品才可能是相对过剩。

和汽车消费类似,很多行业看起来没有绝对过剩,但已经相对过剩。现在的相对过剩和巴斯夏时的相对过剩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他那个时代的相对过剩就能通过增加新商品生产吸引劳动力,从而产生新岗位、新消费解决,而我们现在的社会就不行?

在巴斯夏时代一个工人每月赚1法郎,他需要购买食物和衣物,再有剩余可能买点书籍等,所有这些物品都能够用他一个月收入来支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印刷精美书籍来解决失业。而现代人物质需求已经得到极大满足,还没有得到满足的都是高价值商品,如汽车,可能需要一年的工资。对于一个工作几天就能实现的消费决定人们很容易做,需求也可能比较强烈,但如果是一个需要工作一年才能实现的消费决定可能很多人就有犹豫,需求可能就会消逝。

简单的说,就是巴斯夏时代很多产品都是人们急迫且必须的,而现代社会中很多未满足的需求是不急迫,也不必须的,对于这种需求人们并不是无止境追求的。在休息一年和拥有一辆小汽车之间选择,可能很多人会选择休息一年。

4、在有限的需求下社会能提供的工作岗位是有限的

假定货币量购买力和人工工资保持不变。在巴斯夏时代,国家投资100000法郎进行经济刺激,可能会花10000法郎购买生产工具,90000法郎支付人力成本;在现在社会,如果国家同样投资100000法郎刺激经济,可能会花90000法郎购买机器,10000法郎支付人力成本。虽然国家投资的钱一样多,但解决的就业数量却相差9倍。

从上例可以看出,现代社会用于购买机器设备的钱多了,但用于支付人力的钱少了,这说明现代社会生产工具进步后我们所要消耗的资源比原来多了。但资源的总量却没有发生变化,或者有人会说人类一直在发现新的资源,但人类发现新资源的速度完全赶不上人类对资源的消耗速度。就是说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实现完全就业,以满足人们的所有需求(比如汽车),因为资源有限。

资源的有限导致商品的稀缺,从而导致价格高昂,这才产生了相对生产过剩。而要解决这种过剩首先要解决的是资源的稀缺性问题,而不是人们的收入问题。

也许有人对上面这句话持反对态度,理由就是目前社会就业基本是充分的,生产力一直在提高也没有见失业率明显增高。但我们从另一个方向看,为什么我们从19世纪的全年无休发展到了上世纪中叶开始每周休一天,到加入世贸后每周休两天,再到现在多省倡议每周休两天半甚至三天?我相信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10到20年内每周休四天绝对能实现。这种现象难道只是说明我们的社会福利提高了吗?我的理解是生产力提高后社会已经提供不了那么多就业岗位,休息时间变多只是为了解决失业问题。

但就像本节第一条所说的那样,即使国家可以通过调整工作时间来解决失业问题,但对于那些劳动技能地下的人,无论怎么压缩其他劳动者的工作时常都解决不了他们的失业问题,因为他们对于劳动力要素来说就是不合格品。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只能通过国家福利来养着他们,而无法给他们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这样说好像很伤感情,但事实就是如此,目前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文盲找不到工作的问题,以后可能除了现在的高知人群外其他人都会相对变为文盲,都会面临失业问题)

巴斯夏是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其思想开启了很多人探寻经济的一扇窗户,使大家能够学会从“看不见的”角度看经济问题。我反对他的见解并不能说明我比他更有远见,只能说明我比他更了解他以后的社会发展。或许再过几十年原来的乌托邦会成为现实,那时的人们也不会嘲笑我们曾经对乌托邦的解释,毕竟后人都走在前人踩出的路上。人类前进的脚步永远没有终点,我们只渴求比同时代的人走的更远。

工资下降只是一种相对下降,而不是绝对下降

在信息化时代,人们要不断学习,才能不被机器所替代,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跟上这种学习的步伐,这受限于家庭条件、社会经历、智商水平等多种条件制约。那么跟不上时代步伐,学不会新技能的人怎么办,难道社会要放弃这些人吗?

经济只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人类是一个共同体,要共同发展首先就要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动荡的社会经济是不可能发展的。因此国家一直在调节各工种和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比例,但无论怎么调节,作为没有劳动技能、又不具备其他生产要素的人绝对不可能享受到和其他人一样的分配结果,也就是说平均分配绝对不会出现。平均分配是对人类社会进步最大的扼制,因此分配的公平绝对不是平均主义,而是相对公平。

作为劳动者,工资具有刚性,也就是说工资只能涨,不能降。但对于那些跟不上技术进步的劳动者,如果和其他人维持同样的工资,也就是对其他人最大的不公,这会打击这些人的积极性,因此收入分配中对于这些跟不上技术进步的人都是进行工资的相对下降,而非绝对下降。

比如年底大家都要涨工资,对于学会用新机器、新设备的工人工资涨幅10%,而对那些还在原地踏步的人工资涨幅1%,几年后两者的工资差距便会很明显。一个公司是如此,不同行业之间也是如此,在很多简单劳动工种中,其工资还达不到社会平均工资,并且可能和社会平均工资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最后不得不依靠国家行政命令以提高最低工资的形式来给他们涨工资。

当纸币出现后,货币贬值和CPI上涨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规律,基本上货币每年贬值在3%左右,个别国家可能会出现每年1000%以上的货币贬值,像津巴布韦。即使每年货币贬值3%,那么如果你每年工资只涨1%,那么就证明你下年的实际工资是降了。

18世纪美国人均工资不足1美元,1928年约为5美元,现在美国人均工资约为3000美元;我国70年代人均工资仅为十几元、2000年我国人均工资约为780元、而2018年我国人均工资为5500元。

结语

马云说过“21世纪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是因为21世纪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变革就意味着充满机会;最坏也是因为充满变革,因为变革很多人无所适从。”

人类社会的进步将会越来越快,从人类诞生到工业化革命前的几千年人类生产力进步很慢,个人所以需要学习的生产技能也很有限,社会分工也较少;工业革命持续了200多年,产业分工明晰;信息化才进行了60多年,但已经改变了很多行业和思维。

生产力的进步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大概率是收入分配越来越倾向于资本,从整个社会看,贫富差距将越来越大,而处于低收入的人群占比将越来越多。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低收入群体(相对而言)将越来越多,但这个群体的闲暇时间也将越来越多,如果闲暇也是一种社会福利,那么闲暇将是以后社会给个人做多的福利。而要想该提高自己的在社会变革中的价值,就需要不断的学习,然而学习最大的成本就是时间,而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价值后,获得高收入的成本也是时间。

因此作为劳动力闲暇和高收入不可兼得,如果你觉得闲暇对你更重要,那么就可以少学习,而充分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这种福利,但如果你觉得收入更重要,那么就要放弃闲暇而进行学习。从这个角度看,每周休息几天并不是为了刺激消费,而是在生产力进步下国家做的收入分配政策,通过调整工作时间进而调节收入分配。

至于怎么利用周末的闲暇,是将这种闲暇作为一种投资用来学习,还是直接把这种闲暇作为一种资源来消耗、比如说旅游,这就要取决于自己了。


①清末民初我国民间形成了工作半月休一天的习惯,到了民国年间才逐渐形成了每周休一天的习惯。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