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

如果问一位没有女朋友的小伙子,你最爱谁,他可能回答爱所有的美女。

如果问一位有女朋友的小伙子,你最爱谁,他只能回答最爱他女朋友。

如果问一位有孩子的中年大叔,你最爱谁,那他只能回答最爱他的孩子。因为回答最爱父母,妻子和孩子都要吃醋;如果回答最爱妻子,那父母和孩子同样要吃醋;只有回答最爱孩子,所有人才都没有意见。

 

同样的问题如果问孩子,答案可能是一直变化的。

特别小,恋母的时候最爱的是妈妈。

稍微大点,喜欢父亲陪伴的时候最爱的是爸爸。

再大点,最爱的是“不知道”,因为他也懂得了选择困难。

 

回答始终在变化,但双向的爱却始终如一。这种如一的爱只是本质,其形式却一直在变化。

特别小时只有无微的呵护,生怕受到任何伤害。

稍微大点,就要呵斥,因为天性中总有发泄不完的捣乱倾向。

又大点,能够接受说教,于是说教逐渐取代了呵斥。比如“乖宝宝亲脸,犯错的宝宝打屁股”,并成为默认的习惯。打屁股并不是一种惩戒,而是一种对错误的提醒,强化认知。

再大点,慢慢觉得打屁股没面子,于是承认错误,但不主动让打屁股。且越来越坚持自己的观点和面子,即使是明知错的也要维护,于是假打屁股变成了真打脸。打完后也会后悔,于是解释和沟通,总能在理解中达成和解。好在这个阶段并不长,很自然的过渡到了下个阶段。

又再大点,能够接受说教,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最终会在沟通中达成一致,于是动手式的惩戒就用不着了。但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错误还是不断,于是温情中总夹杂着不断的叨叨。

最近,已经学会了自律和自励,于是连叨叨都少了,能做的只有物质的支持保障,和视野的引导开拓。

 

呵护-呵斥-说教-惩戒-说教-引导,这是不同时期爱的不同表达方式,但相同的是所传递和反馈的爱的本质。

反思下既往的管教和教育的内容,以做事和做人为主,学习方法次之,学习结果最少。到目前为止,结果是双向满意的:价值观是正确的,人生观是积极向上的,有很强的学习欲望和自学能力,在校学习的成绩也是优秀的。

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双向的完美互动;但在别人看来,似乎还不理想。比如,抓的再紧点,再挖掘下潜力,那么成绩是不是可以更好,比如语文、英语、地理、生物、历史等课程中因为写别了(或写错了)字而丢失的分数是不是就能轻松的捡回来?但他认为这些都不重要,考97和99的差异并不大;大的是整个人生中始终、每个领域都能得97分。有余力和潜力,应该做更重要的事情,展望人生中以后不同年龄段要做的其他事情,提前有个朦胧认知,建立下思维框架;到了自觉自立时不至于迷茫就行。

 

最爱,是一种强烈的感情单向的选择和输出;但如果没有反馈,那么只能说爱错了,或者输出错了。

好在,目前他们是幸运的。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 网友小宋
      网友小宋 4

      爱本就是发生在小范围之间东西,爱我爱她,大范围爱国家,也算爱吧!

        • 水拍石
          水拍石

          @ 网友小宋 你这个“小范围”似乎很精准

        • 拾风
          拾风 6

          人性本自私~最爱在人生每个阶段的定义也许不同。

            • 水拍石
              水拍石

              @ 拾风 这其实是个开放问题,父母,配偶,子女,到底该最爱谁?如果有多个子女,那选子女其实也是个纠结的答案。

            • 大致
              大致 3

              最爱自己。

                • 水拍石
                  水拍石

                  @ 大致 没毛病,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更不会爱别人。

                • 老张博客
                  老张博客 5

                  爱是会变的,但是有爱的人和被人爱就是幸福的!

                    • 水拍石
                      水拍石

                      @ 老张博客 你的这个观点有点像,“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 段先森
                      段先森 4

                      我有媳妇,并不妨碍爱所有的美女,哈哈哈

                        • 水拍石
                          水拍石

                          @ 段先森 你够嚣张,小心你媳妇收拾你。

                        • 粽叶加米
                          粽叶加米 5

                          需要给小孩足够的空间,不同形式的爱需要被理解和回应,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虽然这时一想会想很多道理,但到了要引导教育孩子的时候,我可能做不了太多。

                            • 水拍石
                              水拍石

                              @ 粽叶加米 给足空间,平等沟通,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是我的心得。

                            • acevs
                              acevs 5

                              这个问题,确实很少问,不到分家的时候,我也不去问孩子,自讨没趣,别人问孩子,孩子回答与否,有则看看是否溺爱了,无则看看是否冷落了。
                              陪伴如果就是爱,那一般只有配偶在一起时间最长了。
                              我现在开始有空就问孩子长大想干什么,怎么努力。可能我手好奇学习社区那个方法的影响。也可能自己都没又找到如意的方向。

                                • 水拍石
                                  水拍石

                                  @ acevs 问孩子“问孩子长大想干什么,怎么努力”,这就是最好的引导教育,这两个问题可能是很多中年人都没有弄明白的。

                                • 老麦
                                  老麦 7

                                  爱本多元,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回答都不一样,就是感觉有点“投鼠忌器”了,哈哈哈。

                                    • 水拍石
                                      水拍石

                                      @ 老麦 只要不被第三个人听到,怎么说都没有关系,如果大家一起听,那就是你说的“投鼠忌器”了。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