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很大,但却只能从微末事例着手,希望看客能够观微知著。之所以抛弃宏大的纯理论叙述,仅是因为我越来越发现自己无法驾驭那种叙述的语言及逻辑架构。曲径通幽,本身就同时包含了术与道。
理财
理财对我来说目前仅是买股票,之所以用理财而不用炒股,只是因为炒股太过于烂俗,而理财似乎更高大上一些。但从交易的难易程度和参与人群的广泛程度来说,炒股都是最常见的理财方式。
我前后三次,跨越十几年进入股市,前两次炒股方式和大妈抢便宜鸡蛋差不多,仅有这次才琢磨出一点章法,有了自己的原则,而不是跟着消息、他人意见等去炒。
在这次炒股中有两位朋友对我帮助很大,我常听取他们的建议,我暂把他们称作Y和Z。
Y是纯粹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的最随者,买股票仅分析其内在价值,而不管外界的任何消息,也不考虑行业的整体走势。用他的话来说,拥有一支股票就要准备好度过7-10年的万整周期。他买股前先从分析报表入手,然后打目标公司投资者热线咨询各种细节问题,比如你们当前的战略准备执行多长时间,战略细分情况如何,怎么执行;你们董事长的身体如何,短时间有没有更换董事长的可能,比如一年内?在他自认为对某个股票分析透彻后,他就重仓,在他的股票池中永远只有3-4只股票,且一两年不调整仓位。
Z完全和Y相反,Z从来不看公司的业绩,甚至连公司所处的行业都不关心,而只看K线。Z以前做股票交易,现在只做期货,但他认为看线的这套理论是通用的,做任何交易都需要学习。
Y和Z用他们不同的理论熏陶我,都希望我走向他们的阵营,因为在他们看来,我永远是瞎蒙的,对理论掌握的实在是太差了。
我没有Y的耐心,更没有他的才智和定力,所以我这么久都没有学会他那一套,只是在他“逼迫”下偶尔专注一次。同时我更不相信Z的那一套,因为我认为K线太没有依据了,仅能反应整体参与者的短时投机心理,如果带上交易量来看,也仅能看到短暂的价格走向,这只能支持短线操作。我做的是长线加中短线,长线可能两三年,甚至更长点,中短线可能就两三个月。我认为Y的理论适合大资金超长期投资;而Z的理论适合当天交易,至多两三月,因为线的走势都基于过去,对未来没有丝毫的指导意义。
Y批评我没有定力,买了一堆股票,这就是对股票没有信心的表现,如果分析的足够透彻,对自己足够有信心,那么两三只股票足够了,如果信心十足,那么一只股票也可以。我承认他说的理论对,但我自己却做不到,因为我压根不相信股市本身是有理性的,也不相信一个人可以基于股市是有理性的基础上把一只股票的所有因素都分析透彻,而大多数时间可能刚好是未知的那条因素决定了股价的走向。所以我一直持有十只左右股票,形成风险对冲,当然选股的前提和Y比较像,基于价值的低估,也就是所谓的价值投资。我从来不买所谓的成长股,更不买目前还在亏损的成长股,尽管这类股票可能有更高的回报。
同时,在交易中我也常征求Z的意见,比如一只股票持续拉升,拉到我心慌的程度,我就问Z那个点适合止盈,这通常会坚定我止盈的决心。同样,对于止损我也常征求Z的意见,但在止损上我通常和他意见不一致,对于我看好的股票我宁可多拿一段时间,而不是到了那个位置就止损,而对于我不看好的,我可能会提前止损。
昨晚逛博客圈,发现大神槐序,她做的《机器学习:沪深300估值聚类和主成分分析》让我惊叹不已,完全的专业水准,这是我渴望多年而不能得的技能。于是多浏览了她一些文章,发现她是在券商做风控分析的,难怪这么专业。从膜拜的情绪恢复后,我不由想给她留言,问她做不做交易,盈利情况如何,她的分析能不能支持她的交易?但鉴于她的评论需要GitHub登录,所以放弃了。这时我又想到了我另一个朋友,在北京某券商做上市辅导的,已经干了几十年,我曾和他交流过,问他炒不炒股,他说不炒,他们同事炒的大多数是赔的。(不要想从业者不能炒股的规定,方法总是很多)
更平静以后,我想即使具备了数据分析的能力,有了量化交易模型也不一定能够战胜股市,否则林园、葛兰等就不会折戟了。大型机构都有专门的分析员,不能保证他们的水平都是顶尖,但可以相信都具有中等偏上专业水平,但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或者是大型企业的投资部,这两年的业绩大多都惨不忍睹,由此可见数据分析对投资业绩的支持也很有限。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投资之道?每个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但绝大多数人都在思考具体的赚钱之术,于是各种宝典和内部消息满天飞,而对于终极的投资之道却很少有人思考。
我的投资之道是什么?我细思后认为有这几点,只赚认知之内的钱,只赚自己能够承受亏损风险的钱,只赚正义的钱,只赚符合自己道德及价值观的钱。
至于投资的术,我仅有的都是中庸(半吊子)的,比如标的价值分析、行业分析、宏观经济走势、重大政治事件走势等外部因素分析。通过以上分析,买入自认为便宜的股票,然后持有,直到认为风向变到该卖时为止。这些技能中,或许只有股票价值分析是属于炒股必备的技能(扒报表),而其他都是爱好的附带产物。当然稳定的心态,对损失的忍耐,对收益喜悦的承受等都需要学习,这又牵扯了其他学问。
炒股赚钱的方法是什么?我觉得因人而异,因每个人的性格、技能、知识结构而异,不存在一种普适的投资方法,否则大家都赚不到钱了;由此,基于数据分析的量化交易也很难一直跑赢市场。在投资上,我认为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比如,性急好动的人就不适合做价值投资者。
读哲学
对哲学的爱好源起于对经济学的爱好,读经济学引出了历史的欠缺,读历史由引出了神学的欠缺,读神学又引出了哲学的欠缺,读哲学又引出了逻辑学的欠缺,读逻辑学又引出了语言学的欠缺。对知识的学习是一串的渐进,最后织就一张网,在上面的学习演进中,在这个线之外,我又对社会学、生物学、医学、及其他自然学科产生了兴趣。在这一堆的学问中,目前为止我还是认为我仅对经济学、历史、哲学、社会学更感兴趣,当然很多情况下这几门学科交融在一起,也是很难彻底区分的。
哲学诞生于古希腊和我国的先秦时代,这两个时期基本上重合,当然同时也有其他文化中的哲学,但作为中国人最关注的就是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因此仅阐述这两点。哲学的诞生是因为在有限认知下人们对自身生存的宇宙和生存之道的思考,这种思考试图揭示宇宙运行的本质和人类生息的奥秘。囿于认知的有限,所以先哲门思考很容易遇到障碍,于是为了跨越这种障碍而创造了完善的神学,神学成了一个暗箱,未知进去,已知出来。从发展的角度看,这很类似于我们当前采用的将问题留置以后处理的方法,这种方法下暗箱将越来越小,最终科学将战胜神学,实现认知的统一,当然这只是后话,起码现在还没有到这一步。
有了神学后,为了解释宇宙和世界,将未知的东西都扔给神,然后规定不能被质疑,只能由神的代言人来做权威解释。但首先要让大众相信神的存在,这才是神学存在的根本基础。于是哲学家和神学家想出了心物二元论,即人是身体这个物质和灵魂(精神)共同组成的;身体属于自己,灵魂属于上帝;肉体会死灭,但灵魂永远不朽;因此我们要信仰上帝,让灵魂得到拯救。如果没有二元论,没有精神不朽的学说,那么就不会有信仰,因为现世的利益得失永远受控于理性,而不是信仰。
在信仰下,哲人们为了追求更纯粹的灵魂,从而压制肉体的欲望,甚至切掉产生欲望的烦恼根。斩断物质欲望后精神会更纯粹吗?好像也没有。
信仰统治人类直到启蒙运动,科学逐渐侵蚀了上面的暗箱,由此也让源自神的灵魂逐渐没有了置身之地,于是哲学上的一元论诞生。一元论认为人就是人,只有一个物质实体,同时也是精神实体;精神并不是住在肉体躯壳中的一个小人。一元论终结了神,尼采直接说上帝已死,但同时也终结了那个独立于肉体的灵魂。
人没有了独立永恒的灵魂,便不用为了身后的事情而付出,于是只需考虑今生,只需考虑当下;由此哲学和社会都随之转向,都趋向于实用。从形而上到形而下,我认为这是哲学的悲哀;就像一个神话故事,神最后变成了人,再然后死了。鉴于这个原因,我目前对哲学的兴趣只停留在尼采之前,对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存在主义等分支兴趣并不是很大,对语言哲学更是缺乏兴趣。
我对哲学的热爱仅来源于哲学能够启发我对世界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是来源于肉体之外的灵魂,还是来源于居住在肉体中的小人,或是来源于肉体的一体两用对我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本身,而不是由那思考的。现代哲学已经越来越实用化,越来越工具化,反而离其本初越来越远。这一点和经济学很像,经济学发展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数字游戏,越来越像统计学和数学的结合,而离哲学和社会学原来越远。
我不由的想,一位做演讲的哲学家,在滔滔不绝讲座时是否能分清他的哲学思想是来自肉体还是精神,或他的思想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如果讲着讲着,他突然有拉稀的冲动,他是由物体的肛门忍者,还是由居住在大脑或肛门中的精神忍着。生活中哲学家只需要忍住不当堂拉稀就行,那为什么在思考哲学问题时非要分清是由精神认知的,还是由肉体认知的,或者精神和肉体是不是一体的?
好吧,我得承认我对哲学的认知很肤浅,但我认为哲学思考什么样的东西,比用什么方法去思考更重要;同时用什么方法思考,比用什么动作思考更重要(比如哲学家思考忍住不拉稀要用几分力,要多久放松休息一次),现代哲学,尤其是晚近得现代哲学就是如此。
我承认我很菜,我从来没有想过成为通晓哲学的人,仅想通过学习哲学让我能够自由的思考世界我和自己是什么就行。因此对于我来说,学习哲学不是目的,也不是方法,仅是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哲学而弥补思考的空白和缺失而已。
权力
对于权力一直怀着深深的敬畏,这源自从记事起权力就远离我及我的家庭。
但是人活着总不可能真正远离权力,你不找权力,权力会找你。于是学会怎么对待权力成了一门学问,从古至今有人专门致力于这门学问,并著书立说。对于这种学问我和对待其背后的权力一样,敬而远之。于是对于这门学问我很生疏,每当到了需要使用的时候就手足无措。
每次惊慌之后都想着要加强学习和适应,但短路的神经总是马上反对,学习这有什么用,接近权力你就会拥有权力吗?答案肯定是不能。那么大家为什么要接近权力,并适应权力?接近权力不能带给我我们权力,那能不能带给我们财富?或许能。除了权利和财富,接近权力能够带给我们智慧吗?能够带给我们长生吗?
智慧、长生、权力、财富,接近权力后或许只可能带给我们财富,但绝大多数时间并不能,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会接近权力?甚至绝大多数人在明知只有一次交集,且没有丝毫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接近并迎合权力?媚权是不是一种精神疾病?只有付出没有回报,很多人还甘之如饴,并自觉维护权力。
思考良久,我只想出一点,正向的权力可以没有,但负向的权力绝对不能有,这或许是媚权的根源。因此中性的态度是敬而远之,积极的态度是学习并适应。
跑步
自认为是跑步爱好者,但一直克服不了懒惰和生活琐事,所以跑步断断续续。跑步加上伪哲学爱好者,所以跑步时经常用喜马拉雅听哲学讲座,但最近精神不是太好,跑步听讲座经常走神,跑完了什么都没有记住。于是今天跑步改听音乐,本着学不到知识也不能让耳朵闲着的朴实想法。
听着软件推荐的跑步音乐,不知不觉就跑了7.6公里,一看配速在每公里5'50'',而最近跑步基本上配速都在6'10''左右。
突然警觉节拍对我跑步是如此重要,以前一直认为我是自律的人,脑子中内置了节拍器,所以跑步时完全可以听哲学,但意外的尝试却打破了我的自信。
我慢跑仅是为了增强体质,所以对跑步的技术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重视过,但偶然的启发,却让我明白方法和技术还是很有必要的,目的和正确方法之间并不必然要有关联。
后语
和朋友Y聊天,他问我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我回答,跑步,炒股、读书,没有其他。
炒股只是为了解决生存和消除因平穷而产生的精神焦虑,这是正常生活的前提。当然作为平替还有上班、做小生意等。但人到中年更敬畏权力,所以想尽量远离权力而赚取生活的保障,炒股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跑步只是为了让身体更健康,从而有更充足的精力来炒股和学习。作为平替还有爬山,游泳等其他运动,这比理财的选项更丰富。
读书是最终的目的,让自己摆脱无知和愚昧,以仰望浩瀚的宇宙。
如果有充足的财富积累,那么炒股可以省掉;再如果有长久健康的体质,那么跑步也可以省掉。我理想的生活就是如此简单,远离权力和其他左右我选择的因素,完全出于本心并理智的选择自己的人生。
很多人或许有和我一样的想法,但付诸实施者比较少。而比我践行更彻底的也大有人在,比如选择隐居者,彻底降低欲望和远离权力,从而更自由的思想。
其实从古至今,人们始终无法将身体和思想完全融合为一,身体会妥协,但精神永远在天堂。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9F
初中的时候看过一本书说到,信息就是权力,深以为然。
B1
@ 达叔 赞同这个结论
8F
量化分析的那些分析技术,我也会做一些。专门上过课,如果你找的仔细,我的博客上有相关笔记。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其实是比较基础的统计方法。
我正是因为上过课,才决定不在自己的理财中用那些量化知识,因为,量化交易要想落地,不是光有相关知识就行的,必须有能力实时获取市场信息,必须有能力实时进行大规模演算——换句话说,自己的点儿资产,都不够投资去取得实时市场数据和运算所需要算力的。
加上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就更没有动力搞了。
B1
@ conge 真没有注意过你博客中相关内容,但你也太博学了。
对于量化分析我只是羡慕,就像好玩的玩具,但并不是很强烈的想拥有。投资的目的就是赚钱,做量化的整体来看并没有跑赢大市,证明作为赚钱逻辑它还是不成熟的。这种不成熟我认为是过于在意短期信息,而忽视长期信息,因为长期信息不好准确量化估值。而从长期看,理财要赚钱必须符合长期的趋势,大趋势猜错了,那很难通过比别人反应快,交易手速快赚到钱。
对于赚钱我和你差不多,都比较懒惰,太随意了。以后我要加强读报表等事件,得上点心,目标是三五年后能全职靠这个为生,那样时间自由后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
7F
1.槐序是女生?哈哈,我竟不知道。你可以通过邮件联系嘛。
2.理财只赚认知内的钱,这是我以前看过一些理财博主强调的,说如果你对一个产品不熟悉,就会有很大风险。
3.你的哲学发现之旅,跟我好像,发现了一个领域一个领域,觉得这些都需要涉入,因此还产生一种紧迫感哈哈。
4.真的很欣赏你的理想生活状态啊。
B1
@ 川崎 槐序是从你的友链串过去的,根据文章我猜测她是女的,对不对不知道。
关于理财你应该早点准备起来,我现在才逐渐明白,痛惜有点晚了。钱如果一直不打理,那一直不够花;如果有积累,那么积累部分会再生钱,从而越来越多;这是相对贫富的根本原因。鉴于这个观点,我又派生出了另一个观点,知识也同样如此。很多知识是其他知识的基础,甚至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工具,同时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助推器,因此从起点上落后了,那么整个人生将会越来越落后。当然你在学习上很强,我只是想起来顺便说下。
生而有涯而知而无涯,紧迫是必须的。又装了一把,估计其他博友要喷了。
没有物质的束缚,从而就不用向外界妥协,做真正的自己,这应该是所有人的理想生活状态。但对于正在奋斗中的人来说有点丧了,没有物质驱动力可能就会失去奋斗的意志,毕竟将奋斗作为目标而非将物质、权力等作为目标的人太少了。其实看待物质和奋斗的因果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讨论起来争议肯定很大。
B2
@ 水拍石 关于理财和知识的论断让我受益匪浅啊
B3
@ 川崎 有共鸣就好,相互学习。
6F
YZ,其中一个是投机性质的赌、一个更像投资,都很有技术。。。
不过就挣钱而言,黑猫白猫挣钱了就是好
B1
@ Kevin YZ是什么缩写呢?没有看懂,也没有猜到。无论做什么投资,无论是赌博还是投机,或投资,要想长期赚钱都需要专业技能。关于黑猫白猫,我还是坚持只赚自己心安理得,且踏实的钱,这么说好像自我拔高了,但确实是这么想的。
B2
@ 水拍石 文中提到的两个人
B3
@ Kevin's 无话可说了,我想了半天,还度娘问了下,原来在我这。
5F
一份工作时间做长了,真的能得道
B1
@ Andy烧麦 什么事情重复的久了,都能发现其中的道;坚持、入微。
4F
我以前单位一位同事,炒股每年都赚个小百把万。厉害
B1
@ 老张博客 身边有这样的人应该向他学习,或者把钱交给他打理,对打工族来说多一条收入多一份保障。
3F
投资本质上还是信息差,拥有信息差的人适合炒股,喜欢独立思考却不拥有信息差的适合买行业ETF做周期理财,这2者之外的都得远离资本和投资市场。
B1
@ 拾风 信息差有两种,一种是一个消息A知道,B不知道;另一种是同一条消息,A和B都知道,但解读不同;两种都会导致信息差。ETF确实是个好产品,比个股操作强度要低很多,还不见得少赚,能跑赢ETF的散户其实比例很低。
B2
@ 水拍石 专业玩家直接持有公司股份,业余玩家持有行业ETF,散户韭菜一定会推出历史舞台。
B3
@ 拾风 韭菜不长记性,一茬又一茬。
2F
我的策略是对知根知底的企业做K线,大盘还可以且体量较大行业也不错的就做价值投资。不说大盈翻倍吧,小赚十几几十个点没问题。
B1
@ S 你比我乐观,我目标是年化10%就行了。这个目标今年已经完成,后面的时间如果大盘缓慢上涨的话希望能把明年的也给完成了。赚钱是一方面,锻炼心性也是另一大收获。
1F
目前你的生活状态很好,稳定,感觉无忧无虑,每天只需按部就班就好,这些想法归根到底还是得财富自由,或者说财富相对自由。财务自由了人就解放了,很多事情都好办了,无压无忧状态下干事、生活都很轻松、顺畅。
B1
@ XIGE 目前烦恼还是比较多,不过相对而言还算比较轻松,至少没有迫在眉睫的压力。确实财务自由后人才能自由,这是大家都努力的方向,但靠上班太难实现了。
B2
@ 水拍石 相对的自由,实际上和钱关系不是那么大,近期我再研究断舍离,实际上维持比较稳定、有一定质量的生活所需的金钱并不是那么多,有很多人都能实现,如何控制欲望、自我调节、丰富且有节奏的生活很关键。
B3
@ XIGE 财务自由就是个相对问题,每个人所谓的自由差异很大。很多农民全年全家自由支配的钱也就一两万块,正常日子也没有多大问题,但遇到意外时就特别脆弱。我认为所谓的自由应该是能够抵御绝大多数可预料的意外(或非日常)支出的自由,而不是仅能保证日常支出的自由。
B4
@ 水拍石 抵御意外这个就包含再上面我说的稳定、有一定质量里面,简单说就是无论发生什么意外都稳定、生活质量有保障。
B5
@ XIGE 这个状态得努力,希望大家都能够早日实现。
B6
@ 水拍石 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