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感

分餐与合餐

每次参加宴饮总会打包回来一些菜,原因是总有人张罗着打包,但有家室愿意带回去的人却很少。其实我是不大愿意带聚餐时的打包菜回家的,即使没有动几筷子,总感觉有别人的口水在里面。但父母似乎并不怎么介意,且认为基本没有吃的菜不打包太浪费,是在造孽。也许这是经历过苦难的一代人的饥饿精神烙印,这种烙印摒弃了物质已经极大丰富的现实,及对可能存在的他人口水的排斥。 昨天又打包回来好多菜,儿子问我为什么会打包回来这么多,我说因为吃饭的人互相不怎么熟,这种宴饮通常点的菜会比较多。 儿子接着问,为什么和不熟的人吃饭要点的菜更多? 我回答,因为主人怕客人吃不饱,且中国的宴饮文化传统就是要丰盛,点的少了会被人讥笑“小气”...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