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语出《孟子·离娄上》,孟子认为人最大的缺点是总以为自己知道,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从而总想做别人的“老师”。当然这里说的“师”是一个动词,指教授的过程,而不是做名词指老师这种职业。孟子是中国古代仅次于“至圣先师”孔子的第二圣人,被尊称为亚圣,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以至于唐代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至今日,人们更加独立,更加自我,因此“益不事师”。人不事师,导致“聪明”的人更不愿意为师。现今很多人甚至认为“师”的行为是要证实自我,满足自我虚荣。于是在交往中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