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觉得自己过了愣头青的阶段后再看到别的稚嫩青年莽撞行事时,便常常送他们一句无知者无畏。虽然不含任何侮辱的成分,但是总有点告诫意思,以劝诫他们因无知而莽撞的行为,当然这种无知是指对所办事情的不了解,而非它意。 但最近遇到一件事,自从知道事情办理需要找那些人时便开始打退堂鼓,因为所求者皆为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一群自认为成功人士的人,而我最不擅长的就是跟这群看不清自己模样的人打交道。有一朋友,从来不知礼仪、谦让、身份、地位为何物,无论找谁办事都是直奔主题,从不绕弯,即使在求人办事时也能从容大声打电话、挖鼻孔、搓脚丫、爆粗口。对于同一件事,我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办成,所以打算放弃,而他则完全...
命运与性格
一直以来,总是听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时间久了便以为必然是真理。但最近几件事触动,才发现这句话只对了一半,其实命运也决定性格。 明朝有两个皇帝,一个明英宗朱祁镇,另一个明代宗朱祁钰,两个人是亲兄弟。朱祁镇先做皇帝,但是他生活糜烂,宠信太监且不是朝政,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盲目自大。有一个叫王振的太监专会干溜须拍马,谄媚逢迎的勾当,且会揣摩皇帝心意,因此备受喜爱,最后成了权倾一时的大太监。 明英宗时蒙古分为瓦刺和鞑靼,瓦刺逐渐强大,常向明朝索要赏赐。有一年又来索要,王振大怒,没有禀告明英宗就自作主张把使臣给赶回去了。王振自以为做的很正确,很有成就感,可是没有想到瓦刺使臣回去以后没有多久就...
节后恐惧症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明天就要上班,但度过一个假期却患上了节后恐惧症,特别不想上班。这种恐惧已经蔓延到对电话的恐惧,一听到手机铃声响起就浑身不自在,紧张情绪顿时袭来。 平时的工作不算太忙,但也不清闲,虽然体力的工作较少,脑力的也较少,但却比较劳心,很多事情需要时刻惦记。久而久之就怀疑自己得了强迫症,很多时候入梦还想着工作中的事情,从而常常被突然想到的工作从梦境唤醒。而醒来之后则心烦意乱,睡意全无,再睡着已经是半小时之后。 与工作唤醒梦境同样,电话铃声也常常将我从梦中唤醒。一次醒来看看何事,二次醒来摁掉铃声,三次醒来想摔电话,如果还有第四次那么就要出离愤怒了。久而久之对电话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恐惧它...
家有夜哭郎
家有一小儿,七个月大,夜半常啼哭,甚为扰邻,家人亦不胜其烦。起始一晚哭三五次,到后来每晚哭闹十余次,哭声亦由起始如小猫叫到后来的声震左邻。尝试各种方法都不能止,每逢其哭必怀抱走动方减其声,等其安睡我已睡意全无。 每晚睡意常被其打扰,起初甚为苦恼,后来渐不耐其烦,但责骂对其全无作用,道理亦无法说通,恐吓又因其太小而全不知恐吓为何物。无法理喻又不能责打,顿感手足无措。内心的郁闷一次次的积压,但又无法宣泄,被连续折磨多次之后愤怒的几近崩溃。 如此的折磨每天晚上都必将重复,时间久了居然成了一种习惯,初入睡时常常想他是不是马上该醒了,总是在等待着那声惊天的哭声,久而睡眠总在朦胧之间,很难彻底入梦。夜半也...
谈责任
字典对责任的解释分内应做的事情和没做好分内事而应承担的过失。对这一解释我并不赞同。 责任应该分为自然的责任和社会的责任。自然的责任是人为了生存及繁衍后代所应承担的责任,比如劳动、生育、养老等,这一点字典说的很对。 而社会的责任则是一个人为了社会发展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而这种责任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做好分内应做的事情,应该是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情况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对他人及社会有利的事情。比如说,当你路过一个独木桥,你发现桥有断的安全隐患,那么你应该把桥修好或者树立标志告诉其他过桥的人注意安全,而不是自己小心翼翼的过桥后扬长而去。又比如,一辆运输西瓜的货车侧翻,你应该去帮助...
城市边缘与边缘城市
从小起就对城市有一种向往,那时对城市的印象唯一来源于电视,宽阔的马路、干净的街道、雄伟的建筑、精美的食物、流行的服饰,还有悠闲地生活。于是幼小的心灵便树立了一个理想,长大后一定要去城市生活。 大学毕业后到了北京,国内最大的城市之一。刚开始对什么都很新鲜,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后去天安门、王府井、西单、北海等地方溜达,也许那时的北京就是我心目中的城市。那时的生活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穷且快乐着”。 时间匆匆,转眼数年,从当初的稚嫩青年已经步入中年,也已经成为一个孩子的父亲。考虑的事情逐渐多起来,吃饭已经不只是为了抵御饥饿、而是一种感官享受;衣服已经不是为了御寒、而是一种社交的表达;房子已经不是为了晚上睡...
宝宝对光的感应
宝宝六个月,晚上在床头逗他玩,顶灯关闭,只留一盏窄光束台灯。台灯置于床边的床头柜上,柜上有一个水杯,一部手机,和一个盒子。宝宝起初对杯子特别感兴趣,使劲够杯子,拉他回来则开始哭,不明原因,因为此时已经晚上十一点,该睡觉的时候了,这么兴奋就有点反常。 突然发现杯子在灯的照射下特别亮,心想会不会是因为光的原因。遂调整台灯照射角度,让手机处在台灯直射下,而让杯子处在漫射光下,把宝宝背对光放着,逗他玩两分钟,再让他看柜子,他上手便去抓手机,对杯子则失去了兴趣。。随后用盒子实验效果也相同。重复几次依然。 由此可见宝宝并非对颜色,形状敏感,而是对光线更敏感。 也许人从出生开始就有很强的趋光性,成人后还想压...
人生的意义
本来是想回顾下过去的2012年,但是当真正准备整理下思绪的时候却突然有一种怅然的感觉,这样的感觉是如此的熟悉,原来又过了一年。 每年都在规划着新开始的一年,又在总结着过去的一年,规划总是很美好,但总结却不免有点落寞,原因大概总是规划的比实际情况要好。当这种落寞之感逐渐熟悉之时也许就是对生活妥协之时,或者说是安于生活之时。也许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给你空间让你想象,但又束缚你的想象,不使他无尽膨胀。当你在无尽的想象与实现他的束缚之中抗争疲惫疲惫时,生活又给你以安逸,然后把你定格在一种他认为适合你的状态中。 我也许就处在不断和生活斗争的年纪,梦想很丰富,但距现实总有一定距离,因此很疲惫。过去印象还比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