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文明确指出三从四德是糟粕 说法欠妥

1 3字数 2336阅读模式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所以我们一直以我们有厚重的传统而自豪,但近现代国人在以这种厚重而自豪的同时也在不断否定这种传承,将其视为糟粕。而之所以将传统文化视为糟粕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文化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我们否认封建制度,所以惯性的否认封建社会产的其他文化。

其实我们现在所谓的国学包含了社会学、哲学、文学、历史、地理、农学、法学等众多学科,而和封建社会制度密切相关的可能只有社会学和传统的哲学,其他诸如文学和法学等虽然也有很强的历史烙印,但放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有其正面价值,还是值得肯定得。所以站在个人立场上,我是很反对一提到传统文化,或者是国学的东西就被冠上“封建糟粕”或者“封建遗毒”。

就像中医,现在很多人批判它,认为只比巫术好一点,但是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前的几千年时间中国一直是靠中医治病的,社会贡献是巨大的。不能因为现在有了更为科学的西医就全盘否定甚至是批判中医,甚至否定中医的历史价值,作为个人可以不去看中医,但并没有权力全面否定中医。屠呦呦以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很多人认为提纯青蒿素用的是现代提纯手段,所以不应该认为中医有用,但有没有想过,如果不是受中医启发,为什么要提纯青蒿素来治理疟疾,而不是其他?

医学如此,哲学和社会学也是如此。儒家思想被批为封建遗毒,但是儒家思想中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现在基本上我们还在沿用。六德中我们批判最广的可能就是“忠”,但是现在我们依然提倡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相信以后我们一会一贯的提倡“忠”。之所以批判“忠”,是因为现代人不喜欢封建社会对帝王、家主等的愚忠、也否定封建社会的人身从属关系。但是现代社会已经不存在这种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需要“忠”的是自己的国家,为什么还要批判?

在文化方面我们也曾经极左过,比如五四运动后全面否定古文,而推崇白话,导致曾经有一段时间的文章如同白开水。封建社会是糟粕,但古人流传下来的遣词造句习惯和典故何罪之有,本来一句“怀璧其罪”四个字能描述的场景为什么要用一大堆白话去解释?

如果按照现在人凡是不合于现在社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古文化都是糟粕的话,那古代的边塞诗人都应该被追责,其作品都应该被禁止,因为放在现在看这是严重影响民族大团结的言论。

秦始皇发三十万大军北击胡,蒙恬成功击退匈奴,使匈奴人几十年缓不过来,试问下现在河套地区的人做何感想;霍去病两出河西,击杀超5万匈奴兵将,试问下现在河西地区的人作何感想?鄂尔多斯盆地的人不认为蒙恬是暴徒,武威张掖的人视霍去病为英雄,不是因为年代久远而忘记了曾经的伤痛,而是因为对文化的认同。虽然曾经,甚至现在依然属于不同的民族,但是大家都有同一个国家,因此有了相同的文化。

教育部发文明确指出三从四德是糟粕 说法欠妥

既然全国人民都能包容和历史的心态认可我们共同的文化,那么作为国家教育的掌管者教育部为什么不能以包容和历史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呢?

4月11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禁止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规定一共五条,其中三条与校外培训机构有关,如不得违法招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开展全日制培训,替代实施义务教育,不得以“国学”为名,传授“三从四德”等封建糟粕等。

我个人很难理解教育部为什么要将“三从四德”直接定义为封建糟粕。三从是"从父"、"从夫","从子",之所以古代有这种观念,是因为古代生产力低下,男性是主要生产力,而社会组织是家庭而非现在的公司等;人们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而不是现在的生活问题。生产力决定了社会是绝对得父系社会,只有男性占据支配地位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这种情况不仅中国如此,同时代的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在家从父,出嫁从父,夫去世从子,只是确定了家庭资源的支配权归男性所有,这是保障家庭这一社会最小组织稳定高效存续的保障。从中国历史来看,这种从属关系效果是正面的,历史上仅有的两次女性主导国家都引发了大动荡。

今天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绝大多数工种已经不存在男性和女性的差异,而社会组织形式也逐渐由家族、家庭过渡到公司等更大的形式,因此男性的主导地位明显下降,而且必要性也下降,所以我们提倡男女平等。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再提倡“三从”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所以教育部禁止培训机构教孩子三从是无可厚非的。

“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翻译成白话就是妇女的品德、言辞、仪态、持家的技能,这四种“德”我觉得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也是需要的,并不落伍。相反,在所谓的上层社会,女性更注重自己的品德(或者说是留给别人的观感或印象)、言辞、仪态,专业技能和素养。由此可见社会对女性的“四德”要求并没有改变,相反越是成功的女性越是注意自己的“四德”。

这样的“四德”为什么会被教育部冠以“封建糟粕”的名号?这四条里那一条是糟粕,那一条又是封建?

我估计,教育部在发这份文件的时候根本没有注意什么是“封建”,什么是“糟粕”;不理解“封建”是什么,也不理解“糟粕”是什么,就轻易的将传统文化冠以“封建糟粕”的名号,教育部这种做法有欠妥当。

其实这几年教育部一直在提倡传统文化,不断加大传统文化在义务教育语文中的占比,也推出了很多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措施。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教育部还是应该考虑让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历史的人员去指导传统文化的教育,或者先提高下这些人员的传统文化素养再让他们上岗,否则可能干出自相矛盾的事情。

或者在发文时能更全面一些,指出这些内容为什么是“封建糟粕”,让参与的父母也能够理解这些是不好也不必要的教育,他们自然就会放弃。这种方法可能效果要比干巴巴的行政命令要好的多,因为只要家长有需求,那么肯定会有教育机构改头换面的来教授这些知识,扬汤止沸远不如釜底抽薪有效。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 大风
      大风 0

      强烈呼吁国家恢复三从四德道德规范,工作是工作,伺候家人也一样,不能说你工作就能偷懒,端茶倒水洗衣做饭本来就是女人的活儿凭什么让男性分担?不管你挣多少钱,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勤劳,勤俭持家,多美好的品德啊,千年传承的修养,女人,你们都忘记了?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