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教士

31字数 996阅读模式

要写一段关于教师的话,结果却将教师打成了教士,遂思考,教师和教士之间的关系。

在汉语中教师一辞大约在民国时才逐渐被使用(没有考证出民国前是否有这个词出现),古代人们对教师的称谓多使用尊敬的词语。如西宾,古人以坐西面东为尊,此称谓代表对老师的尊敬;夫子,有学问受尊敬的人;先生,长辈而有学问的人;师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不同于现在的老师一词,古代的"老"字是一种尊称;山长等不一而足。

教师一词在现在看来倾向于描述一种职业,和工人,农民等没有差别,而不含任何特定的尊敬成分。由称谓的变化可以看出教师地位的变化,从而也说明在人们心目中教师重要性的变化。同时教师的只能也发生了变化,古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有三种职能,传道,传授对事物的认识,确切的说应该是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及人生信仰;授业,传授自己的技能;解惑,解答学生的疑问,包括授业范围内的学术性问题和传道中的哲学等问题。

关于古代老师传道职能的记载很多,其中记录最为详细的就是“帝师”,明清两代对于帝师都有详细的记录。帝师不但要教导太子学习文化、历史、哲学等知识,还要承担改变太子习性、价值取向、信仰等责任。

 教士:指具有坚定信仰,并向不信仰它的人传播信仰人。教士大多除了传授信仰以外还传授其他的技能,比如科技,哲学、数学、医术、地理等。在中国有名基督教传教士有利玛窦,汤若望,菲利贝尔·勒布朗等。其实在中国源远流长的佛教也是传教士于汉代传入中国的,而经中国改造后又传向其他国家,随着中国佛教传入其他国家的还有制茶,中药,建筑等学科。

由此可见,现代教师和教士有的共同点,都有负责传授技艺的职责。不过教士是以传授信仰为先,技艺其次,而教师只传授技艺,不传授信仰。

如果以古代的师来看,和教士有更多的共同点。古代的学者和技艺相比更注重道,而所谓的道便是他们的信仰。儒家信仰传承2000余年,法家传承2000余年,道家亦有2000余年历史,他们的传承便是依赖于信仰者传播,而这些信仰者便是生活中的“教师”。这些信仰的传播及博弈最终使得中国文化不断发展并影响整个世界,并影响了中国及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

现代教师之区别与古代如同区别与教士,只授业不传道。非教师不传道,而是教师亦无道,无道即无道可传。

中国在海外设立众多孔子学院,其职能本该如传道士,给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中国之道,但现在却沦落为传播汉语言的机构,大概因为中国已无道可传。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评论  3  访客  2  作者  1
    • 特
      0

      或许吧。唉~!

      • 耕博
        耕博 1

        你怎么会想到这个话题,呵呵

          • 水拍石
            水拍石

            @ 耕博 最近脑子比较乱,脑子停在那就写到哪。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