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一样,大多数人对于凤凰的刻板印象在于沈从文先生《边城》中的描述,小桥、溪水、扁舟、窄巷、繁星;树影斑驳的青石路、少女的小背篓与临江的吊脚楼。宁静、古朴、典雅、别致,一个玲珑袖珍的世外小城,结庐人境,心远地偏之所。
凤凰古城因《边城》而出名,但凤凰古城却并不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不仅是地域上的不同,虽然凤凰古城具边城近在咫尺,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不同。如今的凤凰古城已经和国内其他旅游景点别无二致,白天众多的当地居民拿出工业化生产的劣质品当自己的手工艺向客人兜售,少数民族或者假扮的少数民族者向游客们展示着自己的民族传统习俗,在靠沱江边的客栈或吊脚楼上的餐馆里人们制造着工业化的垃圾。沱江中漂流着生活垃圾和游客们放逐的河灯,未烧完的蜡烛夹杂在其他垃圾中充斥着江面。用混凝土加固过的吊脚楼依然维持着往日的容貌,但却像冬日的假花,徒具其形而无其味。
在想象里凤凰的夜应该是繁星点点、一轮弯月斜挂天边、吊脚楼窗户里透出的光点缀着江面、小楼中的电灯或挂于门口的灯具映照着小巷、使夜行的人在斑驳中略感几份温馨, 偶尔一两声狗吠唤起一片蛙鸣、两三只萤火虫带来一阵清风。这也许就是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小城,清净、闲适、悠然、淡雅。
但当你看到凤凰古城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想的一切都是错的。夜幕降临之后,沱江两岸灯火辉煌,轻歌曼舞,人流如织,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潮男靓女进入布置考究的酒吧寻找纸醉金迷的激情,流浪歌手在弹唱着各自的漂泊与梦想,置身其中你很难联想到你在一座小城。
放眼望去全是灯,红的、蓝的、绿的、黄的、白的,可谓色彩缤纷,屋顶、屋檐、墙壁、小桥、河岸、古塔全是灯具,可谓无微不至。明亮的灯光、纷扰的人流、喧闹的夜店可谓相得益彰,看到眼前景色使人不由想到了秦淮河,灯光通明,歌舞达旦。
翻阅网站资料,凤凰古城夜景照明的理念为“以灯为笔、以光为墨、彭擦点染、泼墨留白,运用灯光的技术,国画的手法,塑造凤凰的美景。运用灯光光域做笔触,充分运用点、线、面的合理变化,在美丽凤凰的夜色中,描绘塑造出一幅生动立体的灯光写意山水。”
对照以上的理念来看凤凰古城的夜景,可以理解为创作者有意将凤凰渲染成国画的重彩风格,以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对比给人以猛烈的感官刺激。从这一点来理解无疑创作是成功的,这也是大多游客对凤凰古城夜景印象深刻的原因。但是凤凰古城是否应该被描绘成重彩风格,这个值得思考下。本人不懂画作,只是偶尔看到一些对国画的点评文章及经典的国画大作,根据以前的经验来看描绘小城主题的画作使用重彩风格的却很少。
凤凰古城无论从文化还是建筑风格或是地域来说都应该是宁静、祥和、安逸的,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古城应该是一副水墨画或者是淡彩画更好。国画的风格本来就是写意不写实,而凤凰古城的美也同时来源于这种“意”,凤凰的美不是来源于独特的吊脚楼,而是吊脚楼后面的故事。况且作者也说“以灯为笔、以光为墨、彭擦点染、泼墨留白”,这就是明显的写意意图。但我们看到的凤凰古城却并没有如作者所说,泼墨留白,点线面结合,而是整块的色斑,留白的太少,给人以空间上的压抑感。
凤凰夜景单从建筑照明的角度来考虑应该是成功的,但如果添加进文化、民族、地域等内容后就值得商榷了。也许用如此重手法并非设计者本身的意愿,因为他承担着把凤凰宣传成4A级旅游风景区的使命,艺术中夹杂进经济及政治使命后要同时完成这些就变成一件复杂的事情了。就如同那些在经典展示民族特色的舞者,当传统习俗变成一种表演之时传统便成为了一种艺术,但这种艺术是以获得经济利益最大为目的,因此这种艺术不是服务于传统习俗而是服务于利益。
利益驱使下改良的艺术也许会失去艺术本身的价值,而所谓的文化就是附着在这些艺术之上,艺术的变更意味着文化的变更,艺术的消亡也意味着文化的消亡。假如在文化消亡之时,以文化立足的景点又何去何从?
凤凰古城之夜景如同国内其他建筑类景点一样,难逃被包装的厄运,也许这就是我国现阶段对此类景点的主流开发思维,景点想要做大赚钱就得把它做的璀璨夺目,流光溢彩。不注重景点个性而粗暴地加以同质化的改造必然使得景点文化个性丧失,最终使得景点魅力丧失。
一个景点从被发现到被开发基本上已经注定了它的命运,最美的景观永远停留在文人的笔尖或者背包客的脚下。
夜漫漫,希望这种狂热躁动早点结束,还凤凰以宁静。
1F
我是2012年10月去的,https://synyan.cn/12527 https://synyan.cn/12624
看了下游记写作时间,2013年2月23日,跟你的此文应该差不多时间。
观点很赞同。我那几年去了不少古镇,就是因为我们这样游客的存在,所以导致了这些变化,当时就有感慨:
我是该来,还是不该来呢?
B1
@ S̆̈ 古镇即使自己不去也会逐渐消失,如果没有旅游业可能会消失的更快。起码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很多古镇的房屋居住并不舒适,没有旅游的话很可能马上被遗弃,必然加速破败。
很惭愧,这篇帖子里的大多数图是盗的,2018年以前对知识和版权的尊重不够,经常会盗用别人的图片,或者借用别人的观点。这两年基本上没有了这种恶习,但可惜的是觉悟的晚了。对以前的贴子没有进行重新编辑或删除,仅是为了保存一份记忆。